金善孝

職稱: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首爾大學文學博士
日本大阪大學招聘教授
首爾大學專任講義教授
1. Kim, Sunhyo(2011), Korean Noun Modifiers, Seoul: Yongrak Publications.
2. Kim, Sunhyo(2016), Korean Linguistics and Korean Education for Korean Learners, Seoul: Yongrak Publications.
3. Kim, Sunhyo(2013), “日本 近代 韓語 資料에서의 副詞格 ‘의'의 過剩 樣相과 그 要因”, Korean Linguistics, vol.67, 223-250.
#
韓國華僑句內語碼轉換研究
本研究目的為以韓國華僑的雙重語言為基礎下,分析韓國華僑句內語碼轉換,且鑽研其真實樣貌。至1882年壬午軍亂,韓國華僑第一次進入朝鮮後,與韓國歷史共存之下,他們是為維持自己團結性與民族性的雙重語言的共同體。有關韓國華僑的研究,主要在經濟、政治和民族性等方面作討論,和他們語言相關的研究則只在社會語言學的觀點上議論,對於型態統辭論上的研究尚還不足。因此,本研究以韓國華僑句內語碼轉換為基礎下,用型態統辭來分析韓中語碼轉換的構造,且將了解華僑式變異構造的使用強度。以句子單位為基準,語碼轉換可分為「句外語碼轉換」和「句內語碼轉換」。在此,非以脈絡探究語碼轉換,而以型態統辭作分析,因此使用句內語碼轉換的方法。語碼轉換又可分為中文中心構造、韓文中心構造和華僑式變異構造。其中,華僑式變異構造是在因韓文的干涉下,中文產生變化的構造。在形成we-code的家庭或舊華僑朋友間自然對話下,才能看見其確實的特性,若其他語言圈的話者介入時,則不用華僑式變異構造。所以,有必要了解華僑式變異構造在舊華僑之間的固定程度和使用頻度。且能作為往後觀察其他地區的華僑語言現象的基礎研究,以此判斷這將會是一個有意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