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金山

職稱:越南河內國家大學總校長
河內社會科學與人文大學文學博士(1996),副教授(2005)
河內社會科學與人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2002-2006)
河內社會科學與人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2006-2017)
河內社會科學與人文大學學務處處長(2003-2007)
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6/2007-5/2008)
河內社會科學與人文大學副校長(2009-2011)
河內國家大學副總校長(2012-2016)
河內國家大學總校長(2016至今)
河內國家大學陳仁宗學院院長(2017至今)
1.Nho Học Việt Nam Nửa Cuối Thế Kỉ XVIII - Nửa Đầu Thế Kỉ XIX (Mấy Khuynh Hướng Và Vấn Đề) 《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越南儒學:問題與傾向》(陳仁宗:禪樂與詩興, 河內國家大學出版社, 2018)
2. Trần Nhân Tông - Thiền lạc và thi hứng
3. Nho học Đông Á - Truyền thống và hiện đại《東亞儒學:傳統與現代》(河內國家大學出版社, 2017)
#
東亞思想史上的三教融通合流之情境:以越南為例
在東亞各國思想史研究上,許多學者強調東亞文化的核心和基礎要素應是儒教、佛教、或是儒道,當代新儒家又特別著重指出儒教的重要位置和影響,以儒教當作東亞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與靈魂,認為儒教與中国文化的命運具有一種緊密相連的關係。越南研究者在討論有關越南傳統文化的特點和本色之時,有人將儒教當作文化的主流部分,有人則以佛教作為最突出的因素。筆者認為,儒釋道三教互補融通合流的境況才是思想文化方面上最明顯的共同狀況,也是最突出以及最有包含性的思想結構框架和機制。這也可能說是東亞各國思想文化的共同面貌。
三教融通合流的思想文化結構框架是明顯和廣泛的,但是在不同國家和地域具有不同的深淺濃淡狀態,三教之間的關係和結構在不同時期也有差異。儒釋道的三教配合機制之輕重傾向,往往取決於許多條件和影響因素。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域,具有不同的本土文化特徵以及社會政治經濟條件,引發三教融通思想文化結構框架的區別。此些差別已經形成東亞思想文化的同中之異,使之成先多樣性和變化性。
本演將將初步探討越南思想歷史上的三教相關之議題首先討論在不同時代的儒、釋、道三教關係,以及參與該思想文化結構的知識分子之特點和位置。之後從三教融通的趨向切入,提出幾個有關越南傳統文化結構的初步觀點和論述。

關鍵詞: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三教融通,三教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