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慶昊

職稱:韓國高麗大學漢文系教授
   高麗大學漢字漢文研究所所長
   京都大學文學博士
1979.02. Seoul大學校 人文大學 國語國文學科 卒業, 學士
1981.02. Seoul大學校 大學院 國語國文學 文學碩士
1987.03. 日本 京都大學 文學硏究科博士課程(中國語學中國文學專攻) 修了
1989.01.23. 日本 京都大學 文學博士 (文博 22號)
1989.04.―1992.08. 韓國精神文化硏究院(現 韓國學中央硏究院) 語文硏究室 助敎授, 企劃調整室長
1992.08.―1995.09. 國立江原大學校 人文大學 國語國文學科 助敎授 1995.09.―現在 高麗大學校 文科大學 漢文學科 敎授
2010.4.―2011.3. 日本 明治大學 文學部 客員敎授
2014.9.―2015.3. 日本 明治大學 文學部 客員敎授
2013.3.17.―現在 高麗大學校 漢字漢文硏究所 所長
1.朝鮮時代 漢文學과 詩經論,一志社,1999。
2.金時習評傳,돌베개[石枕],2003。
3.韓國漢文基礎學史3冊,太學社,2012。
#
韓國科舉考試與漢文文化
近代以前,韓國的「文」與「學」或與政治權力攜手並進,或批判政治權力,從中摸索新的方法與內容。在政治權力的展現上,人才選拔與人力管理方式乃至為重要的制度。是故,為理解近代以前政治權力的向背,探究文與學的發展情形,實有必要掌握科舉制度的本質。過去關於朝鮮時代科舉的研究,主要聚焦於制度的沿革與合格者之任用。然而科舉中出現的文體或題目,其實反映了當時國家欲透過文學及學術內容,驗證人才應具備之現實認知的理念與邏輯。此時國家所追求之理念,乃至於國是,不得不對知識階層的思維加諸相當程度的規範。此外,儘管韓國的漢字音無法反映讀書音的平仄或押韻,卻在科舉考試中,要求以定於一尊的平水韻音韻體系應考古詩(東詩),或要求以駢文套式應考;而在日常的文字生活中,也將嫻熟外在律(對偶、平仄交互、簾律)視為高級知識的要件。在群體生活與中央官僚生活中,知識階層除必須於官方文件中使用駢文,亦必須公開發表韻文體的祭文與上樑文。這使得立基於口語的生活體系,與立基於漢文文言的文字生活之間,長期以來不斷產生矛盾與背離。經由科舉入仕的知識階層本身的詩文、類書(類說)、札記、筆錄等著述活動、通過科舉任官者為核心的朝廷官衙的出版,以及欲將科舉考試中的理念實踐於群體之中的山林處士型學者為核心的書院的出版,皆有助於確立及擴張政治權力的支配理念。他們的著述與出版具有兩極的功能,一方面是廣納智識的順向功能,另一方面則是排斥、歧視他者的逆向功能。